凡例

  1. 本書共十六章。凡關於嶺東六十年來之槪况無不極力捜羅。而尤致力於實業經濟交通各項材料。因於第一章貿易。第二章工業。第四章農業及第八章交通事業之槪况特加注意,故其所佔篇幅亦較多。
  2. 本書爲紀載之籍。故側重於統計方面。舉凡有待於統計之處。無不詳爲列表。藉以醒目。而尤以貿易一門。關係全嶺東實業經濟交通諸大端。製表尤多。俾讀者一經瀏覽。便明瞭於嶺東六十年來貿易之得失。而有以興廢之。
  3. 本書製表關係貿易者。悉取材於潮海關旬報季報年報。至關於其他各門之表。則多由編者躬自調查。或製表委托友人調查寄贈。
  4. 本書第十二章所載全文。係編者前長汕頭市政時所撰。茲因急於付梓。未遑修改。故體裁悉仍其舊。
  5. 本書起草於民國十二年冬。故其內容所述各事多就是年立論。然脫稿太遲。中間幾經修改。故間有雜以近事。
  6. 汕頭爲粵省東方一近海商埠。兼爲全嶺東之總匯。潮梅商業之中樞。故本書內容大半選材於此。
  7. 編者學殖淺薄。所載各項諸多遺漏。倘有錯誤未盡之處。希海內賢達不吝指教。
  8. 本書之來源大半採自台灣總督府調查課出版之南支那及南洋調查第五十九。輯至下列諸書亦取材不少:潮州府誌 澄海縣誌 第一次中國年鑑 查勘韓江水患報告書 廣東全省中上學校槪覽 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說 農商部第六次統計表 台灣總督府第二十三統計書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編之南支那漁業 上海日人實業協會編支那之工業及原料
  9. 本書付印之際。得范志陸兄經濟之資助。及饒善初、陳梓樁、余世達諸兄或代繕稿。或代校勘。而吾弟樞香、鵬魂1均代捜集材料。本書早觀厥成。特誌感謝。
1. 即蕭雋英(1901-1988),因蕭冠英關係結識鄒魯、范其務,曾參與東征,期間成為中共黨員,並曾在國立廣東大學就讀。清黨時期轉赴香港。後在蕭冠英資助下轉赴日本留學,1933年7月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政治系。後回國任中大教授兼學校祕書、《新宇宙》主編、《群声报》社社长等。1949年7月,以民革委員身份出席新政協,1950年與廣州大學教授梁式文建議將私立廣州大學、國民大學、文化大學、廣州法學院等合併為華南聯合大學,1981年3月與梁式文等共同創辦廣州業餘財經學院並任院長。1988年病逝。

a 民革廣東省委員會:《追求民主,奮鬥一生》,引自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廣東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合編:《廣東文史資料 第80輯 廣東民主人士名人傳》,1998

b 馬至融等:廣東留學史,2018 https://www.google.com/books/edition/%E5%B9%BF%E4%B8%9C%E7%95%99%E5%AD%A6%E5%8F%B2/0IRAEAAAQBAJ

c 百度百科:蕭雋英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0%A7%E9%9A%BD%E8%8B%B1/20797090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