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陶磁器製造業

此業在潮安、大埔為最盛。其製品供本省之需用外。各省及國外之僑民多於此購用。其移輸出之額。次於苧麻布、砂糖。實嶺東四大出品之一也。茲將九年間海關統計之輸出數量金額。列第二十三表如下

磁器 陶器 名稱 年別 磁器 陶器 名稱 年別 磁器 陶器 名稱 年別
一三九,
六九五
三五,八五二 數量 民國十年 三九,五九〇 八一,九九五 數量 民國七年 七五,〇三三 一五一,三〇四 數量 民國四年
二,
八七八,
六〇五
一二一,九〇〇 值關平両 七一九,一一〇 二九〇,二六三 值關平両 值關平両
一三三,
四〇八
二七,七一六 數量 民國十一年 一〇八,六九九 八四,七一四 數量 民國八年 七一,三七一 一三五,三三八 數量 民國五年
九八七,
三四五
四四,八九九 值關平両 二,〇四六,二三九 二八八,〇二七 值關平両 值關平両
一四三,
一〇六
三〇,九三八 數量 民國十二年 一六五,八〇六 七一,〇九三 數量 民國九年 四四,八四七 一二九,九二九 數量 民國六年
一,
〇四四,
七七四
四九,五〇〇 值關平両 三,二九八,〇六八 二四一,七一四 值關平両 值關平両

陶磁產地以潮安之楓溪、大埔之高陂、饒平之石井為最佳。其産額亦最鉅。而潮安之長美、鳳塘、湖下、林板、角樹、人家前、爲子關、錦山、梅林等村落。幾全村之人。從事於陶磁器之製造。因此等村落。皆與楓溪接近。至大埔高陂之出品。則比楓溪為多。其附近之烏嶺、漳溪、九子輋、桃源、淡澗窩、沙坪、雙蘆坑、澄大輋、平原、北坑、澄坑、金坑、鯉魚石、三洲坑。赤水之白沙溜、芷饒坑。田螺湖、上載。湖寮之葵坑、大勝村、馬頭山、饒平等。所有居民類以業磁謀生。計每年出口約達二百餘萬元之鉅。而全縣人士。其抱改良整頓之志者。尙不惜東渡扶桑。研究窯業之學。以爲他日改造之預備。如何君達甫。何君公麟、丘君達根等。不能不謂其願之弘。而識之遠也。不幸達甫受聘湖南。死於腸窒扶斯1之症。公麟又因肺病復發。終於日本東京之北里醫院。而達根方在高陂有所展佈。竟遭亂軍搶掠。飲彈亡身。夫以有數之人才。歷多年之勤劬。學成歸國。同此殀喪。天殆未欲吾潮磁業之進步發展也夫。

1. 即傷寒(Typhoid Fever),清末時譯為腸熱症,後受日本影響,音譯為腸窒扶斯(腸チフス(ちょうチフス)),又稱為濕溫傷寒、腸傷寒、傷寒熱。為傷寒沙門氏菌所導致的感染症。

參見維基百科:傷寒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A4%E5%AF%92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