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總論
嶺東方面人民之由汕頭出口往南洋各地之移民歷史。遠在宋元之間。顧當時所去者。皆迫於種族思想。義不與異族同中國。於是相率遠去。散處各地。非有政策驅使之也。自天下久平。人口繁殖。四方遺利日漸減少。各地人民爲生計所困。爰有向國內外地廣人稀之地。從事殖產者。獨惜各地官吏。對於人民之生死遷徙。向無登記。故欲考查渡航與歸返之實數。殆戛戛乎難矣1。查汕頭自開港以後。同治八年移民至曼谷、西貢、新加坡者。爲二萬零八百二十四人。同治九年爲二萬二千二百八十二人。同治十年爲二萬一千一百四十二人。同治十一年為三萬七千另十三人。自開港時。至光緒二十一年。每年出口人數增至九萬一千一百人。其中大半數至新加坡及他英屬之地。西貢、曼谷、蘇門答臘等地次之。最近二十年間。多則十四五萬。少亦十餘萬人。歸還之數大約六七萬人至十萬人之譜。數年來到曼谷者最多。新加坡、香港、蘇門答臘、西貢次之。依潮海關旬報季報觀之。則來去諸數中。以在香港一欄為最大。蓋南洋各地。歸來華僑。均在香港登岸。轉船赴汕。略事體察。可推知者也。兹斷自光緒三十年至今二十年間。經過海關中外往來華洋各客按年各數。作第四十七表2於下。惟本表所列之數。除百分之一之洋人外。所有普通來往商人俱在數內。其各欄無數字者。以無統計可據。未由記入。留此空白。以候閱者自行加入也。
1. 戛戛,形容困難,費力。語出唐·韓愈《答李翊書》:“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 ↩
2. 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