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汕頭與台灣之貿易
離汕頭三百餘里。位在東北隅之台灣。地肥沃。富於農產物。產木材,茶葉,樟腦,牛皮,砂糖,米殼。其地本屬我國。而隸閩。故閩南之漳泉等邑與嶺東之大埔、梅縣、蕉嶺各縣之民。居其間者最多。自同治十三年琉球之遭風難民五十四名。漂至台灣。被生番牡丹族殺害後。交涉遽起。遂為光緒甲午中東戰爭之導火線。迄戰事旣終。日本倖勝。台灣不幸於是年六月實行割讓。茲事距今蓋三十一年矣。日本自得台島。對於各種設施。無不積極進行。查台屬總収入。前此爲數不多。該地所有不敷之行政經費。常仰撥於政府。今則年解二三千萬。還哺其國。日人報紙盛誇政府殖民政策之成功。近今之計畫。又進一步。而急謀台人之同化。惜遺留此島之居民。對於詩書孔孟之緖。德禮之訓。尙堅守不敢或失。雖日居於外人旗幟之下。猶日夜祝其祖國之富强雄熾。四矚其威光。以庇海表群黎。俾一旦得脫彼呑噬鯨鯢之口。此則日人之所引爲殷憂者也。民國十年予奉命赴台灣。該島鄉民及留學日本之台灣學生。函問拳拳。意多不忘中國。所恨民族自决之法不行。弱國又無外交。以至台人內向無期。此則我國之羞也。汕頭與台灣向有交易。大抵皆在其南部之淡水、高雄登陸。以吾政府缺於記載。末由考得其詳。茲將汕頭開港後。同治十二年至光緒三十三年。兩地之貿易額。列第十九表如下。
同治十二年以前。無籍可稽。槪從關略。三十四年以後。台旣久非我有。故潮海關進出口之數。槪以日本台灣爲一欄。現苟分別記錄。未免大费手續。且極難得其確數。因日本對汕之貿易。以台灣爲樞紐。所有到汕各貨。除少數經上海香港外。俱屯於台灣。待價而沽。而此後台灣汕頭間之貿易。換言之即爲日汕之貿易。而包台灣於其內。故對日貿易。勢不能不另爲一節。其因蓋原於此。
光緒七年 | 光緒四年 | 光緒三年 | 光緒二年 | 光緒元年 | 同治十三年 | 同治十二年 | 年分 | 類別 |
---|---|---|---|---|---|---|---|---|
二七、 五三一 |
一八、九二〇 | 八、四九九 | 五、九〇二 | 四、八六二 | 六、一七三 | 二〇、八九二 | 輸入 | 貿易額 |
一一、 三六〇 |
三、八〇七 | 五、九九三 | 五、二二二 | 一二、六六六 | 五、七二二 | 八、七九四 | 輸出 |
光緒十七年 | 光緒十六年 | 光緒十五年 | 光緒十四年 | 光緒十三年 | 光緒十二年 | 光緒十年 | 年分 | 類別 |
---|---|---|---|---|---|---|---|---|
缺 | 缺 | 二四、九九四 | 二三、六八七 | 二二、六五〇 | 一九、五三一 | 二九、四六〇 | 輸入 | 貿易額 |
缺 | 缺 | 一四、四一六 | 二三、六六一 | 三六、八三七 | 一九、六五四 | 三四、〇七七 | 輸出 |
光緒廿五年 | 光緒廿四年 | 光緒廿三年 | 光緒廿二年 | 光緒廿一年 | 光緒二十年 | 光緒十九年 | 年分 | 類別 |
---|---|---|---|---|---|---|---|---|
二九、 五八七 |
五〇、九三三 | 九三、五二四 | 三六、七三九 | 三三、七〇三 | 一四八、四九六 | 五三、三八〇 | 輸入 | 貿易額 |
一五七、 七九〇 |
二一三、三四六 | 一六四、二八〇 | 一四八、五五四 | 九五、四六九 | 九三、三〇九 | 六八、二〇五 | 輸出 |
光緒卅三年 | 光緒卅二年 | 光緒卅一年 | 光緒廿九年 | 光緒廿八年 | 光緒廿七年 | 光緒廿六年 | 年分 | 類別 |
---|---|---|---|---|---|---|---|---|
四三一、 一六二 |
五〇四、一三二 | 五五八、〇五二 | 九八、〇六〇 | 八三、一二二 | 九九、〇三〇 | 七〇、七〇七 | 輸入 | 貿易額 |
九一、 五五〇 |
一一六、〇六一 | 一三二、〇一八 | 一四二、八五七 | 一三七、三八三 | 一六四、〇六五 | 二〇七、三〇六 | 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