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來之嶺東紀略自序

我國統計之由來。已四千餘年。而統計學之定名。則傳自東籍。史書可稽。非同向壁。惟吾國學者夙恆斤斤於文字之工拙。而亞剌伯數目字則轉視爲無足重輕。遂致相習成風。洎今尙無完備之統計。較諸西人以各種統計爲治國之準繩。而使之通俗化者爲何如哉。

夫統計爲獨立之學科。英語爲Statistics蓋統計學上之原理及功效。無非闡索人類社會之現象也。故凡硏究政治經濟社會教育道德等之現象。俱以人口統計爲其總樞。人口統計自古有之。埃及巴比倫而外。當以我國爲最早。(當夏禹平水土爲九州已稱撫有人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三十五1,周禮復稱遂大夫掌登萬民之數2,論語亦有式負版者3之文)而國勢調查Census Taking(即混合調查之統計)則起源羅馬。其載諸憲法。垂爲定制者自北美合衆國之憲法始。迄夫晚近。歐美日本競求治理。爲國圖强。而人口編查。深加注意。誠以各種統計爲近世政治家經國之標準。人口編查則尤爲各種政策决定標準之指南也。是以歐美日本特設統計機關。專事精究。其調查之詳密。統計之準確。分門別類。朗若列眉。縱可尋。横可溯。如鳥瞰太空。一目瞭然。試舉一例以概其餘。如十餘年前上海東亞同文書院日本人出版之支那經濟全書。對於我國各地商業情形山川形勢。人民習慣。及一切統計。無不羅列其中。而吾所欲知者。幾屬應有盡有。嗟夫!以吾國境內情形,當時吾國人竟無一書能道及之者。是可恥也。抑吾所不能道及者。而他人能之。尤可懼也。至吾國行政方面。徒擁統計之虛名。幾無益於實際。而農商部之統計。(十二年五月僅辦到八年份)及海關貿易表衹述農工商之大概。雖云碎錦。終非全璧。故外人譏我爲無調查無統計之國者。誠非偶然。查我國滬上洋商。其經理人員學識經驗素稱豐富。猶且不敢自滿。而日以調查爲事。計其調查之目標。可分七類如下

一關於市價者 二關於產銷者 三關於商品者 四關於交易手續者 五關於商事習慣者 六關於信用者 七關於經理行號者

觀此足知外人之眼光。殊非一般吾國商人所能夢見。蓋事業之範圍愈大。則應知之事項愈煩。故不能不藉種種調查。以爲他日進行上之指導。然其頼以獲得調查之資料者。又可分六種如下

一自設之調查部 二徴信所 三商會及同業公會 四領事及商務參贊 五工商業主管官署 六商業報紙

返觀我國之商人。則對於上述事項。殊無術以喚起其注意之興趣。此亦中外優劣之點所由分也。不特商人如是。國亦有然。但吾國海關受制各國之協定。以致工商交困固也。而國貨銷行本國若干。洋貨每年輸入總計若干。能明槪數者十難獲一。夫不明槪數。即無從比較。無競爭即無進步。而避實擊虛。更屬莫由下手。然則雖日云提倡維持。殆終屬空言無補耳。抑又有進者。以無調查無統計之國。而與列强角逐於二十世紀之經濟舞台上。則勝敗之數豈待蓍龜。是以處今日之中國。於國勢調查一項。正未可等閒視之。惟此種有益於國家之事業。萬不能徒恃政府一一舉辦。如地方商會農會工會及公共團體之職員。或學校之教師。苟能起而自辦。或從旁贊助。則事半功倍矣。至於調查方法。從性質上區別之可分爲六部。

甲 人口 一姓名 二性别 三年齡 四家庭状况 五身上之特狀 六職業 七宗教 八方言 九讀書之智識 十出生地及國籍 十一永久住址 十二身心之不具狀態

乙 政治 一領土 二立法 三司法 四財政 五軍事 六警察

丙 經濟 一生產 二消費 三交易 四分配:關於商品信用交易手續、商事習慣、經理行號並須分:(子)公開的部分:即在各政府及團體機關月刊上披霧;(丑)祕密的部分:隨時印刷分送會員及定閱者存查;(寅)特約的部分:即受人之特別委託而調查者,除函覆委託人外概不發表

丁 社會 一勞動 二貧民 三慈善

戊 教育 一學校(質的)(量的) 二報紙及其他印刷品

己 道德 一積極——教育與宗教 二消極——自殺與犯罪

凡此六大部份實爲地方政府所應調查而應確知者。不過政府辦事人員。更易頻頻。無從着手。是則不能不有賴於各公共團體。而在汕頭之總商會。尤應出而辦理。蓋該會有相當之信用。且經費充足。辦理不致困難。予甚願商會會員董事等。有以慰此渴望也。

夫汕頭一埠。據海關報告每歲貿易額六七千萬両。爲潮梅各屬及閩贛邊縣之門戶。凡此等地方。外出南洋群島及東南亞細亞之移民。與夫對外貿易。悉由此經過。故其商業經濟影響所及範圍甚大。含有潮屬之潮安、潮陽、揭陽、澄海、普寧、饒平、大埔、惠來、豊顺、南澳十屬。嘉屬之梅縣、興寧、五華、平遠、蕉嶺五屬。汀屬之長汀、寧化、上杭、武平、清流、連城、歸化、永定八屬。贛州及寧都之雲都、興國、會昌、長寧、寧都、瑞金、石城七屬。以上三十縣。其面積約二十萬方里有奇。其人口大縣如潮安、潮陽各有居民七八十萬。中縣如梅縣、普寧各有四五十萬。小縣如蕉嶺、清流亦有二三十萬。以三十縣居民。加以與汕市貿易有關之海陸豐人口之半數合計之。約有一千五百萬。有此二十萬方里之大地。一千五百萬之衆民。吾人固知其生產力與消费力盈虧之比較。關係於社會經濟必重且大矣。

民國十二年春。余奉命長汕市政。暇輒披覧海關報告。痛輸入之鉅。漏巵之深。益覺吾嶺東生產力之薄弱。消費力之鉅大。而各種統計爲刻不容緩之圖。乃就潮梅各屬混合調查。詎意政局變幻。以致中輟。未竟全功。翌年承乏工專校長。經營之餘。復將採集所得。重新整理。蒐集成帙。又得摯友蔡君秋農代為校讐4及糾正。深爲感謝。惟是時日無多。調查不周。難免掛一漏百之誚。故命曰六十年來之嶺東紀略。其內容別為貿易、工業、礦產、農業、牧畜、漁業、金融及度量衝、交通事業之概況、移民之數目及移住地、外國人及其籍民住址之調查、汕頭市疾病槪况及其衛生設施、汕頭市政之工務計劃、汕頭之氣候、學校、嶺東之公用事業、工人、附錄凡十六章。標題之下。各掇已見。然東鱗西爪。闕而不完。誠不敢語於述作之林。不過聊供國人之參考。至正謬補漏。則深有望於海內之賢達君子。

中華民國十四年大埔蕭冠英識於廣東省立工業專門學校

1. 據唐杜佑《通典·食貨七·盛衰戶口》,禹平水土,為九州,人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文中所述與此不符。

https://ctext.org/dictionary.pl?if=gb&id=552440

2. 據戰國《周禮·秋官司寇》,掌登萬民之數者為司民。與文中所述遂大夫似有不符。

https://ctext.org/dictionary.pl?if=gb&id=37249

3. 據北宋何晏《論語註疏·鄉黨》,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孔曰:「凶服,送死之衣物。負版者,持邦國之圖籍。」...言孔子乘車之時,見送死之衣物,見持邦國之圖籍者,皆馮式而敬之也。

https://ctext.org/dictionary.pl?if=gb&id=92763
https://ctext.org/dictionary.pl?if=gb&id=92764

文中所述為孔子尊重國家統計之典籍,然而此句含義有一定爭議,或說為負販,承上凶服者式之言;或說版者,哀服之領,此為三年喪才有之領,故為喪服最重者,但與上句意義重複。詳情可見錢穆:《論語新解》,1963。 https://www.google.com/books/edition/_/YVszEAAAQBAJ?gbpv=0

或說為為國家背負版築之人,即從事建築之人。可見《李竞恒:“式负版者”与孔子的民本思想》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5947.html

4. 也作“校讎”,一人獨校為校,二人對校為讎。謂考訂書籍,糾正訛誤。

https://www.zdic.net/hans/%E6%A0%A1%E9%9B%A0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