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原料及其價格並職工工銀

楓溪地方陶磁器所用之原料。爲粘土(Clay 俗名盒坭)長石(Orthoclase or potash feldpar 俗名碗石)矽石(二養化矽俗名碗坭)石灰等。帶有薄黃色之白石塊。與稱爲石銘之石塊。亦恆用之。粗陶器所用之粘土。則取於附近之田。僅需少許之運搬費。對於材料之採取。政府向無征費。其比較稍精之食器。及雜器等。所用之材料。則取於潮安城外之筆架山。與離意溪十餘里之韓江峰上。材料取得以後。用船搬運。每千斤約售銀五六元。石銘則由興寧供給。每四百斤價一元。至職工工資平均五毫之度。其製造品之大宗者。為茶杯茶壺大小碗皿花瓶土砵缸。家庭及屋頂各種之裝飾品等。若夫大埔屬各地廠之業製陶磁器者。其出品則有藍花碗,新花彩色碗,旦青碗,古相碗,白體碗,卜古海碗,節腰魚蝦盤碟等等。各地之原料。多就地取材。如盒坭,碗坭,漿坭,石灰,碗石,洋烏,糠頭等。俱爲必需者。按盒坭爲耐火粘土。化學成分為氧化铝。氧化矽。作陶磁之素體時用之。採自本處。每百斤價約五毫。碗坭即石英。有使器堅硬之性質。其主要成分。不外二養矽。本處有出。每百斤價約七元。漿坭即砂。陶磁工業配釉藥時用之。化學成分爲氧化矽。採自本處。每百斤約一元。石灰之化學成分爲氧化鈣。有鹼性。配釉藥時用之。來自梅縣。每百斤價約二元。碗石化學成分。爲KAlSi3O8有鹼性及易熔化之性。釉藥混入之。即在低溫溶化而成流動體。陶磁器工業不可缺之原料也。此物亦來自梅縣。洋烏東洋名石銘。實即鈷玻璃粉之一種。用以製藍色釉藥。此物購自日本。每両價約八毫。糠頭即頁岩之類。產於本處。以其成塊。故土人稱曰石塊。含有氧化鈣,矽酸、炭酸钾等物質。此石每百斤價約五毫。查埔屬各廠所用工人。至少在十人以上。每人每日工金一元一毫至一元三毫。每廠出產量每月在五十擔以上。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