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製糖業

吾粵砂糖之製造。自古旣與閩省齊名。高雷1、瓊崖2無論矣。即潮陽、揭陽、澄海、潮安、饒平等蔗田。約計殆十二萬畝內外。此項園藝多自早春播種。十月或十一月後收獲之。僅一次耳。所用肥料大半爲荳餅。計有糖棚二千以上。其製品多向外移輸出。二十年前殆有百四五十萬擔。計每畝產糖約八擔。爲地方重要產業之一。自爪哇、日本、香港等外國糖侵入以來。本地糖業遂一落千丈。移輸出每年竟減至三四十萬擔之數。查其致此之因。一由於糖商無商業道德。常在美好糖質中。攙以劣品。致貨質不良。一由於不諳逐漸改良。利用新式機器。以致出貨遲緩。不能與外商競爭。此則今後營糖業者。所不能不深加注意者也。查甘蔗分爲紅白兩種。紅種徑約寸餘。高約五尺至七尺。所含之汁味美而甜。恒作食用。白種亦徑約寸餘。高則六尺至八尺之譜。多爲製糖原料。製糖之種類。分爲白糖、黃糖、赤糖、烏糖四種。由汕頭向長江及北部諸省移出之額為最多。茲將九年來之出口數量。及價額。據海關統計。列二十四表如下。

赤糖 白糖 赤糖 白糖 赤糖 白糖 赤糖 白糖 赤糖 白糖 赤糖 白糖 赤糖 白糖 赤糖 白糖 赤糖 白糖 名稱
民國十二年 民國十一年 民國十年 民國九年 民國八年 民國七年 民國六年 民國五年 民國四年 年次
六五五,
九九三
七七,〇六九 八三三,二四六 一二五,〇九九 六九二,八三五 一二〇,八三一 四二八,七四一 二六,三四一 八〇,八〇四 五二,三九八 四二二,二三一 八六,四八七 四二二,二三一 一二五,九四〇 三二三,七〇七 九七,〇九四 三七一,三〇四 一三七,〇〇五 擔數
二,
九五一,
九六八
五七〇,三一〇 三,三三二,九八四 八五〇,六七三 五,五四二,六八一 一,二〇八,三一二 三,六六一,四九九 三〇一,〇九二 一,〇〇五,二七一 三八七,七四五 二,〇一二,九九〇 五四九,一九五 值關平両
1. 高雷道,承清末高雷陽道,治所在茂名縣(今廣東高州市)。轄茂名、電白、信宜、化縣、吳川、廉江、海康、遂溪、徐聞、陽江、陽春等縣。即現粵西區域。

參見維基百科:高雷道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9%9B%B7%E9%81%93

2. 瓊崖道,清朝時由瓊州府、崖州直隸州組成。道治在瓊州府。節制當地漢族與土族民衆。瓊州府領儋州及七縣:瓊山縣、澄邁縣、定安縣、文昌縣、會同縣、樂會縣、臨高縣;崖州直隸州即為今日之海南省三亞市。民國承此建制,崖州直隸州改為崖縣。

參見維基百科:

a.瓊崖道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3%8A%E5%B4%96%E9%81%93

b.瓊州府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0%BC%E5%B7%9E%E5%BA%9C

c.崖州直隸州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4%96%E5%B7%9E%E7%9B%B4%E9%9A%B6%E5%B7%9E

d.三亞市,歷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4%BA%9A%E5%B8%82#%E5%8E%86%E5%8F%B2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